校地携手探地质奇观!武汉大学师生赴庐山世界地质公园开展地理实习
访问量
13

当百年学府的科研底蕴,遇上世界地质公园的亿年奇观,一场关于地理探索的实践课堂,在庐山的群峰与峡谷间徐徐展开。近日,武汉大学师生团队走进庐山世界地质公园,开启为期10天的地理实习之旅。此次实习的背后,是校地深化合作的坚实步伐。此前,在九江市2025年“书记部长进校园”暨重点产业链“双招双引”活动上,庐山世界地质公园与武汉大学共同合作建立了实习基地。旨在以实践教学为纽带,实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。

武大师生“沉浸式”探山,解码庐山地质密码

在含鄱口观景台,武大师生立足山巅,尽览鄱阳湖与群山相连的壮阔景致,同时俯身细察山体岩层的分布与形态:大家聚焦此处“U型谷”地貌痕迹,深入探讨第四纪冰川运动与流水侵蚀对山体轮廓的塑造作用,还现场比对岩层节理、褶皱特征,让课本中“冰川地貌”“构造运动”等抽象概念,与实景地貌精准对应。

此外,团队的脚步还遍及庐山各处:在五老峰,对照峰林形态与岩层纹理,追溯断块山的演化轨迹;于小天池,结合湖泊周边地貌,解析水文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影响;走进庐山博物馆,通过地质标本与史料文献,串联实地考察所见,深化对庐山“地质+人文”双重价值的认知。每日考察结束后,师生们都会通过夜间研讨会交流发现、碰撞观点,让地质探索在“实践—思考”的闭环中持续深化。

公园专家“定制化”授课,传递在地智慧

实习期间,武汉大学带队老师与庐山世界地质公园领导召开专题座谈会,就深化校地合作深入交流。双方明确以此次实习为契机,细化合作举措:地质公园将发挥资源与专家优势,为武大师生提供系列讲座;武大则依托学科与人才力量,助力公园开展地质研究、科普推广,携手推动实习基地提质增效

庐山世界地质公园特邀两位专家,为武大师生带来精准实用的专题课程:

(一)熊卫强:深耕地质,解读公园“硬核”内涵

          作为九江市自然资源局地矿工程师、庐山地质公园地质专家以深厚专业积淀授课:回溯庐山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关键历程,展现“世界级”地质名片的创建之路;分享公园在地质遗迹保育、日常管理中的成熟经验;解析庐山地质遗迹的成因机理,梳理丰富的地质资源禀赋,让师生读懂山体的 “亿年演变史”。

(二)熊杭:串联文旅,讲述庐山 “人文故事”

      庐山天下悠展示馆优秀讲解员,且获2025年庐山市讲解员大赛优秀奖,以生动视角授课串联庐山的自然景观、文化底蕴与历史脉络,展现 “山水与人文共生”的独特魅力;分享庐山在文旅资源整合、服务管理中的实践经验,为师生打开“地质+文旅”的研究视角。

    两位专家的授课兼具专业深度与实地贴合度,不仅让武大师生扎实掌握地质知识,更助其读懂庐山的多元价值。此次实习既是学校+地质公园合作的生动开篇,更为后续联动奠定基础。未来,双方将以实习基地为纽带,持续推动科研、教学、科普深度融合,让庐山世界地质公园这座“天然地质博物馆”,成为培育地理人才、释放地质价值的优质平台。